《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我們努力工作,卻只能活的越來越辛苦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是一本描述美國貧窮階層的書,作者是大衛.K.謝普勒(David K. Shipler)。

這本書雖然寫的是貧窮美國人,但貧窮問題發生在全世界。
 

這本書在說什麼

謝普勒曾是紐約時報的記者,也得過著名的普立茲獎,在他長達數十年的記者生涯中,曾目睹或訪談過許多對象,當中不乏貧困階級,這樣的歷程也讓他衍生出一些疑問:

  • 造成貧窮的原因是什麼?這是否為一無法脫離的死結?
  • 為何美國中下階級無法脫離貧窮?
  • 有什麼因素讓貧窮不斷發生?
  •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終結貧窮?

《窮忙》一書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作者透過多年來的採訪經歷,用一篇篇故事來串起「貧窮」這個巨獸的樣貌。書中的所有人物雖是化名,卻都是真人真事。
 

關於貧窮,作者想說…

在美國,任何事業成功的人,往往會強調「美國夢」:只要努力工作、吃苦耐勞,機會和財富就會隨之而來。這種基於新教的道德倫理,使整個論述結構變得牢不可破,每個人都有義務努力,得來的成就可以用來榮耀上帝,而偷懶則是一種墮落的表現。
 
這種激勵行為會發生什麼事?
 
很顯然地,貧窮將會被視為是一種罪惡。
 
雖然這有邏輯上的謬誤,不過大部分人其實並不太細究:堅毅勤懇帶來機會,只要努力就能帶來成功,所以──如果你失敗了,很可能是你還不夠努力,不,應該說,一定是因為你不夠努力。
 
這種基本歸因謬誤只要學過簡單的邏輯課,運用若P則Q,非Q則非P就能夠解釋。失敗可以有很多原因,也可以是運氣不好或是其他的因素,成功也不盡然都靠實力,偶而也會摻雜一些運氣成分。然而這樣的推導對於那些自詡成功的人來說,是一種刺耳的解釋。
 
我今天可以有這樣的成就,是因為我辛勤工作,刻苦耐勞所換來的,而你呢?」是多數人的想法。
 
當這樣的社會價值觀充斥在美國社會,或是任何資本主義社會時,我們就不難想見「窮人文化」被譴責的樣貌。
 
作者指出,在美國,有相當程度的人對於救濟窮人頗有微詞,正是基於上述的文化所影響,事實上台灣也不乏這樣的情況,讓我們想像一下:

  • 「哇,真好,你們考試可以加分。」
  • 「我們的納稅錢竟然要用來養這些人,讓他們生小孩後繼續階級複製?」
  • 「你在那邊喊窮,當初怎麼不努力念書,找一份好工作?」
  • 「多做事少抱怨,你沒有才能就要加倍努力」
  •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這些台詞是否令人熟悉?
 
謝普勒透過深度採訪逐漸了解每個窮人背後的故事,也開始慢慢定義什麼是貧窮、而又是什麼造成了貧窮。他認為貧窮看起來雖然相似,但是卻有著各自的樣貌,所有的貧窮都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我們努力工作,卻只能活的越來越辛苦

image credit: Jimmy Chan via Pexels

 

一不小心就變窮人

「窮」事實上沒有明確的定義,富裕國家的都市窮人可能過的比未開發國家的農民還要好,甚至連字典們都有不同看法,但是基本上大家的認同可能是「無法負擔基本生計」或「過不起普適生活水準的日子」(絕對貧窮與相對貧窮),而且很不幸地,在富裕國家的窮人,比在貧窮的國家當一名窮人難受多了。
 
在窮的世界裡,有三樣東西很難與之分離,分別是犯罪、毒品與色情。
 
在本書的前數章,分別描述了因為這些因素而無法脫離貧窮的個案,有些人可能是單親家庭的因素,有些則是因為身為黑人而遭受的結構性壓迫,有些則是因為失去謀生能力,只好依附在一個糟糕的對象身邊,並生出命運同樣悲慘的下一代。(想想看一個未成年的黑人少女,當她成為未婚媽媽後,悲慘的連鎖命運就此開始)。
 
在這樣的氛圍下,有如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一般,實在很難界定是當事人的錯還是大環境的不友善,但是這些個案給我們的啟發是:沉淪很容易,脫離卻很難。
 
一旦陷入向下的泥沼,這些人就很難再掙脫。
 
因為沒有薪水,只好開始欠租,或是使用信用卡等方式以債養債;持續地欠款,開始影響到財產信用紀錄;連帶地增加保險費用,以及被銀行拒絕的機會;到了不得已的程度只好變賣財產,例如車子,而這讓找工作或新房子更加困難,因為拿不出相應的財力證明。
 
看吧,掉進深淵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
 
並且在這之中,還有各種大大小小的陷阱,例如收入不高的窮人,在報稅之後,可以收到國稅局的支票。裡面包含了預扣所得稅的退稅以及一筆額外的補助款項,但是,你必須要先學會報稅。
 
這有多困難?連受過良好教育的一般人看著法院來文可能都一頭霧水,窮人要理解是難上加難,於是代辦公司就會跳出來承諾替你解決問題,只要你付得起高額的手續費,如果想要隔日完成,另外再加一筆,就這樣一層一層地剝削,200美元的補助到達手上時只剩不到80元,這就是美國窮人的現實。
 
窮人的生活,就這樣陷入一種萬劫不復的循環。
 
這時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如果有社會安全網的保護,或許狀況能夠大幅地,或是有限度地改善。
 
至少,你暫時不用煩惱失去住處、丟掉工作、婚姻失和、家人重病、意外驟發等等狀況所帶來的衝擊。
 
但是多數的人享受不到,因為他們沒有那樣的意識,或是機會。我們很難辯證說這究竟是窮人本身不努力抑或大環境剝削了它們。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我們努力工作,卻只能活的越來越辛苦

image credit: Jimmy Chan via Pexels

 

窮的不是物質,是思維

在台灣,這樣的情況其實也不少見,試想今天你是一位五十來歲的粗工,因為長年體力活導致身體充斥各種慢性疾病,在工地只能吃高油高鹽便當;沒有良好的管道告訴我們正確的健康知識,更不用說學會如何儲蓄與投資了,如果中間還伴隨家庭的失和或是其他的因素,我們幾乎可以預見它的未來──在病痛中提早退休,並在短短幾年間花光所有退休金,成為悲慘的老年人。
 
前陣子很火紅的《做工的人》翻拍成電視劇,雖然只有寥寥數集,但是對於小人物的刻畫非常深刻,也能讓我們一窺他們的心理狀態。劇中的男主角做著粗工,過著拮据的生活,有著毒蟲弟弟以及長年臥病的父親,經濟相當拮据。而他本人卻又個性海派,樂於助人,一連串的困難加在一起成為了悲劇。
 
因為沒有錢,只好用冒險的方式思考回本→投資被騙,血本無歸,更加拮据→想著弟弟與全家的處境,徹夜難眠→希望用風險更高方式賺錢→再次被騙….
 
劇中的男主角從一開始的樂觀到最終的絕望,恰好映射出了底層人物的無奈。
 
這是一種窮忙的死結,窮的不只是錢,還有整體的金錢思維與思考方式,也就是「稀缺心態」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我們努力工作,卻只能活的越來越辛苦

image credit: Vidal Balielo Jr. via Pexels

 

至少我們還有家庭

幸運的是,即使在書中有這麼多悲慘的案例,還是有極少數人能夠脫離這個沉淪的循環,他們是如何辦到的呢?在本書後面的章節,都提及了雖然出身在貧困的家庭,但是透過親情與家庭的幫助,還是能獲得稀少的翻身機會。
 
對絕大多數的貧窮階級來說,親情的力量就像是一根細線,在偏離的惡性循環上小心翼翼地拉著每個人,雖然微弱卻珍貴,充滿著力量。
 
同時在書的最後一章,作者也一針見血指出貧窮雖然很難根治,但是大多數還是可以透過政治的方式來緩解,但是很少人可以聽見底層的聲音,保守派與自由派之間對於這種問題又無法統一口徑,只好繼續擱置不理,讓貧富差距一再擴大。
 

“….在貧窮邊緣的工作者是美國繁盛的關鍵,然而他們的福祉卻沒有被視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反地,這些遭到遺忘的窮忙族每天都得苦苦掙扎,好讓自己不至於跌落萬丈深淵。該是我們感到羞愧的時候了。”

 

結語

看完一輪美國的貧窮問題後,我驚覺台灣似乎正慢慢走向同樣的道路。雖然我們的社會結構不同,沒有種族歧視的問題,不過高房價、低薪水以及就業機會的缺乏都正在一步步加劇貧富差距,而這就是所謂的工作貧窮
 
這樣的結構造成社會的動盪,會衍生許多問題。
 
還好我們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避免這種現象,不論是政府的社會安全網或是家庭的支持,都能夠一定程度地緩解貧窮問題,同時也越來越多人意識到理財的重要性,雖然很多地方還不完善,但是總比沒有好。
 
貧窮離我們並不太遠,而這本書以獨特的視角切入,讓我們重新反思貧窮的結構,相信各位朋友讀完後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若覺得《窮忙》這本書可以幫到你,可透過此博客來連結購買,你不會有任何損失。購買之回饋金,將全額捐款給家扶助學金,詳細內容請見本站公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