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看了一本商業管理書,叫做《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由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所出版的同名書,之所以會讀到是因為今年恰好是本書出版五十周年。
等一下,五十周年?
這本書的裡面的內容就算放到今天也完全成立,讓我不禁嚇出一身冷汗。
這本書在說什麼
《彼得原理》的起源是因為作者在生活中常常面臨各種難以令人忍受的愚蠢及顢頇,包含不適任的政府官員、政客、老是做出錯誤決策的衛生局,以及可以把橋梁設計搞砸的工程師,到底──這個社會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無能的人物?
這些人不是沒有能力,也不是時常犯錯,但就是在自己的職位上不斷地製造問題,以至於整個社會停滯難前,這使得作者開始思考:難道不適任現象並非偶然?
不適任是全球現象
有趣的是,作者彼得其實當初並沒有想要寫書出版,他只是與朋友在茶餘飯後時聊及舞台劇及表演業者的問題,像是生產糟糕的劇本或是爛透的演出,想不到他的理論竟引起友人的興趣,在敦促之下終於將書出版。
《彼得原理》一開始只是一種歸納的理論,並沒有太多科學上的實證,然而五十年後的今日,許多組織和人力顧問都已經開始著手探討這個問題,並開始探究完整的知識體系。
究竟《彼得原理》在說些什麼?一言以蔽之,就是那麼一句話:
假以時日,每一個職位最終都會被無法善盡職責的員工所佔據。
“會完成工作的人,都是還沒升到不適任職位的員工。”
階級制度是最大魔咒
《彼得原理》的宗旨聽起來很詭異,但是只要仔細想想就能明白:這根本正確啊!
現代的公司,為了維持穩定的運作就需要固定的階級制度,表現良好的員工會被鼓勵挑戰更高的職位,於是他會被迫「成長」,去學習自己不那麼拿手的領域,例如領導、統籌等工作,若只升一級還好,萬一適應良好,他就只好一再地升級,直到他再也無力勝任為止,問題是他過往的表現這麼好,怎麼可能被開除呢?
順著這個邏輯下來,最終所有人都會在自己無法勝任的位置上,不喜歡也逃不掉。
天哪,這聽起來也太恐怖了。
但是這卻又那麼真實,直到今天仍然可以解釋許多荒謬的事物:為何政府充滿冗員
、企業充滿廢物、產品客服人員老是可以把事情弄得更糟….既視感之強烈,讓人心有戚戚焉。
自從讀了這本書後,我看待公司部門主管的角度再也不一樣了….《彼得原理》裡頭的案例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害我都不知道讀這本書究竟是好是壞。
彼得原理有沒有例外?
看到這裡,可能有許多朋友已經蓄勢待發準備反駁,手上握著一串的例外事證要來挑戰作者,但是作者在第三章已經針對這些例外一一說明,沒有例外,都還在彼得範圍的適用範圍內,這邊只舉簡單幾個:
- 我的主管那麼廢,還不是步步高升
──這只是一種假性升遷,事實上他不過是從不適任位置A換到不適任位置B罷了,越大的公司越有這種現象,因為這些公司裡常有著疊床架屋的組織結構。 - 我的同事這麼廢,為什麼是他升遷而不是我?
──這是因為負責升遷的主管本身就已經達到不適任等級,當他用不適任的規則來評定員工時,就會發生廢物同事卻能升遷的現象,但是同事本身依舊是不適任的,說到底其實是組織文化的問題,他們更在乎投入程度而不是產出(想想台灣的加班=努力文化,你就懂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彼得在書中甚至還提到反向的現象:表現太好太適任,反而容易被開除,因為這些員工的出現挑戰了整個制度的穩定性,換言之,他會讓整個組織顯得很廢,這樣的人是待不長久的,因此最終整個組織依舊會回到效率低落的現象。
彼得原理的應用之廣,使它和莫非定律、帕金森定律合列為二十世紀的傑出的三大發現。
《彼得原理》和我有什麼關係?
所以我們可以從裡面學到什麼呢?
我當初在讀的時候,一直思考為何彼得原理可以適用這麼久,原因就是他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如果要說體會的話,我想應該有三點:
- 人類為了解決分工合作的問題而採用了組織,但是有階層制度就代表有溝通成本,同時也使效率開始打折,但是合作產出的效益總是大於單打獨鬥,因此這個現象是無法根除的。所有的人都會待在僵化的組織中,成為一種必然。
- 升不升遷跟和能力其實是關聯不大的,組織重視的是運行是否順利,而熟讀
《彼得原理》的人會知道如何看穿那些已經到達不適任的等級的人,也能夠學會在這樣的情形下如何獲得升遷卻又不害到自己,甚至是想辦法讓自己不用升遷。 - 「成長」這兩個字聽起來非常美好,其實是所有組織乃至於個人最大的心魔,因為成長是有極限的,當你的職位越高,相對應的工作要求也會越高,多少人最終活在掙扎中,何苦來哉。
結語
老實說這本書雖然篇幅短小,但是卻不好讀,因為在書中作者運用的大量的諧音梗來為他的案例取名,書中充滿美式笑點,詼諧又不失寓意,內容非常生活化,但有些人讀起來可能會覺得彆扭,因此是否要買來看因人而異,不過看完之後會有許多體悟倒是真的。
casino siteleri: guvenilir casino siteleri – casino sitesi
cheap priligy: max pharm – priligy